記者簡浩正/台北報導
天氣真的變冷了。24節氣的「大雪」剛過,寒意更甚,民眾也會開始食用薑母鴨、麻油雞、羊肉爐等好料來進補禦寒與養生,不過中醫師提醒,
▲民眾冬天時常吃鍋進補。示意圖。
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梁祐爾表示,冬季人體消化機能活躍,胃液分泌增加、食量大增,
她解釋,民眾常誤以為天氣冷就應大量溫補來禦寒,但現代人營養過剩、忙碌、少運動的生活飲食型態,體內常有鬱熱,加上天冷活動量減少,產生「外寒內熱」,若大肆助陽,
梁祐爾解釋,低溫時容易刺激胃酸,
▲中醫師梁祐爾呼籲,冬天勿盲目進補,應照體質挑選合適食材。(圖/奇美醫院提供)
面對寒冷冬天,她呼籲「陰虛有熱」與「痰濕內盛」這兩類體質的民眾,進補時尤其需要謹慎。前者的體質與生活型態常為體瘦、長期晚睡、
若屬這兩類體質者,可用清補、通補的方式,選擇甘潤生津又好消化的食材,像是百合、杏仁、蓮藕、山藥、木耳、大白菜、白蘿蔔等,具有潤肺止咳、清心安神等功效;痰濕重則可加上砂仁、白豆蔻、薏苡仁等食材,也具健脾養胃功效。
梁祐爾也建議,民眾冬天養生應著重「
本文來自: 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1039038&utm_source=setn.com&utm_medium=viewall&utm_campaign=vi
離婚證人